原标题:公交车首次“标配”垃圾桶

公交车垃圾桶样本
本报讯(记者 周超)每辆公交车至少得配一个垃圾桶;特殊乘客可以在首末站享受绿色候车区;每车20%以上座位都是老幼病残孕专座;车站基本都有可以遮阳挡雨的候车棚……未来3年,公交服务的小细节将有大变化。
记者上午获悉,北京公交集团发布《2013年至2015年提升服务水平行动计划》。并且,今年内将完成开调延线80条。
垃圾桶首次成标配
一直以来,公交车内放不放垃圾桶并无硬性规定。“没有垃圾桶,有些乘客就会将塑料袋、纸屑等塞到座椅缝隙里和窗户框里;而放垃圾桶又没有固定的地方,遇到一个急刹车也可能造成隐患。”一位公交服务队队长说。
3年内,这种尴尬将避免。本市将完成全部公交运营车厢内垃圾桶的安装,并作为今后新车标配。
目前,公交部门正在根据不同车型,确定垃圾桶安装的具体位置和数量等。
每车专座升至20%以上
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本市户籍人口中,60岁以上老年人占近两成,尤其是2009年以来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免费乘坐公交车,公交车上老年乘客比例明显增多,一些线路甚至成倍增加。
据了解,本市公交车老幼病残孕专座比例目前已经达到15%左右。按国家标准,公交车专座数量不少于4个,目前本市公交车全部超过这一标准。
而未来,本市新购公交车老幼病残孕专座总量还将提高到不少于20%,并统一专座颜色。这意味着,每辆单机公交车上至少有5个老幼病残孕专座。
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由于车型不同,这些座位设置的位置可能略有差别。但是专座的位置一定是最方便乘客上下车的位置,绝不会是倒座,也尽量避免设置在车厢内需要二次上台阶的位置上。
3万新版站名表贴上车
新版的站名表今年已经开始试点,首批线路图已经在15路、45路、46路、335路和360路等公交线路上试贴。
未来3年,将有3万张新版站名表陆续张贴在运营车辆上,同时字号也将加大。
最新版的站名表增加了线路走向示意图、沿途主干道路,以及大的公园景点、医院、学校、商场等服务信息。公交车线路走向的上下行方向也用红蓝箭头加以区分。
首末站拟增设老人座席
目前,本市有419处公交首末站,很多因候车设施不齐全,乘客候车只能“三伏晒烈日,三九吹寒风”。未来3年内,本市将对60处公交场站进行改造。
改造后的场站,都将统一公交标识,方便乘客辨识。目前,确定纳入改造范围的场站包括德胜门站和北宫门站。
有条件的场站进行改造后,将设置老幼病残孕乘客优先乘车的绿色通道和设有座席的休息区,特殊乘客可以在绿色通道内候车,享受优先上车等服务。
此外,未来3年内,大约564个中途站将增添站棚。
公交停靠必须进站
此次行动计划也对公交服务人员的文明行为进行了规定。其中明确,公交车停站靠边、停靠到位;遇到串车,必须做到二次进站,雨天和雪天停车还要避开积水。
并且,忌说容易引起乘客反感的疏导用语,如“怕挤,打车去!”“往里,往里,快点!”等。未来3年将从社会新招7000名乘务人员,公交部门将统一考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