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夜半无人电锯开黄花梨树惨被盗》一文报道了海珠区福场路一棵价值不菲的黄花梨(黄檀树)被盗的事件,不仅受到街坊的关注,市政府也高度重视。市长陈建华更批示要求园林部门尽快落实保护措施。昨日,海珠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(以下简称“区建设园林局”)制定了建设混凝土花基的方案,计划于9月10日开工。
计划于下月10日动工
据悉,新快报有关黄花梨树被盗的报道出街后,街坊高度重视,上百位街坊去黄花梨树属地居委会查询。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则批示,要求市政府督办该案,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中。
另一方面,海珠区园林部门也邀请植物专家去鉴别树种,鉴定结果是,福场路的10棵树正是黄檀树种,也就是俗称的黄花梨树。确定无误之后,区建设园林局开始制定保护措施。
区建设园林局的蔡科长告诉记者,其实昨日下午就准备动工了,但与街道办协调后,动工时间推迟至9月10日,初步预计9月15日可完工。
树池用钢筋水泥建成
根据区建设园林局昨日最新出炉的保护措施,建设防盗树池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。
防盗树池以钢筋、混凝土为建筑材料,树池顶放置了成品木格栅,用作美化之用。为了保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,树池内不覆土,以避免因为覆土太高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。
蔡科长说:“有了混凝土树池,小偷想偷树就难了。10棵树里有一棵是斜着长的,动工时会现场根据情况做些调整,但都是用钢筋混凝土的设计。”